智障兒童對於有關國家民族、國民身份、中華文化這些抽象概念,一般都較難掌握。根據近年本校在公民科推行相關主題的教學經驗,我們相信有關內容的設計必須是富有趣味性的、可以與學生的生活連繫起來的、並可以讓學生透過活動去體驗的。而且不能單靠一科及有限的課節去推行。

  因此學校決定於本年度以課程統整的模式,在十一至十二月份,以「認識中國」為課程單元,通過不同科目的課程及貫串整年度的課外活動,互相配合,並透過聖誕節假期到肇慶參觀,讓學生可以真正感受到活在中華文化當中,可以實際領略到中華文化的美妙和多姿多彩。這種全情投入的學習模式,證諸過往兩年(分別以「環保教育」及「性教育」單元)施行的經驗,成效都十分明顯,學生有更清晰的概念及深刻的印象。

  單元學習交流日今年已是第三年舉辦,是整校統整課程「認識中國」的總結性活動。活動以全校的學生作對象,學生有機會在單元學習交流日當中,互相分享及交流所學,令大家更加開展眼界,擴闊所學。

  本學年的單元學習交流日,於十二月十七日舉行。當天早上,全體師生聚首禮堂,觀賞一連串精采的中國文藝表演,包括:馮寧明先生即席揮毫,以秀麗的書法寫出「琴笛曲細味中華文化,詩書畫共賞國粹精華」的對聯;陳彼得先生演奏二胡,他特意為同學彈奏幾首耳熟能詳的兒歌,引起大家熱烈的共鳴。更難得的是得到幾位家長,身穿華服,為大家獻唱多首家傳戶曉的粵曲,令大家聽出耳油。最後出場的是中四班的宋萃媛同學,身穿淡綠色旗袍的她不僅令大家眼前一亮,她彈奏古箏的表演也令大家讚賞不已。

  匯演的高潮過後,等待著同學們的,是內容豐富、新奇有趣的攤位活動。其中有七個攤位,包括節日食品、歡度佳節、食神傳說、文明之旅、詩情畫意、中華照相館和中國名勝古蹟,都是不同班別的同學當月所學的單元內容。每個攤位不單展示了各組的學習內容、還有同學的作品、搜集的資料和活動遊戲的器具。同學們輪流著觀摩其他組別的學習題材,親身參與不同的遊戲活動,表現異常投入。特別是在中華照相館那個攤位,祇見同學們紛紛穿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裝,在鏡頭前裝模作樣,實在可愛。此外,特設的中國書畫及剪紙攤位,也深受同學歡迎。

  令同學們印象深刻的,當然還有專程到校為同學們表演的三個民間工藝攤位:麵粉工藝、草織工藝和龍鬚糖製作。看到表演者憑著巧妙的手藝,轉眼間便織出栩栩如生的草蜢、捏出七彩繽紛的麵粉公仔和用麥芽糖拉出美味的糖果來,實在令人嘆為觀止。不單同學們喝采不迭,連老師們也感趣味盎然!

  經過連番輪換,一個上午轉瞬就在大家的歡笑聲中度過了。儘管今次活動事前要花不少的準備工夫,老師在設計活動、佈置攤位、籌備展覽等工作上,都付出不少心力,但看見同學們能愉快地學習,能有所得著,我們都感到十分值得。活動後全體同事作了認真的檢討,找出仍須改善的地方。希望來年會辦得更好,同學們能從中獲得更大裨益。